您现在所在位置:
太极文化
太极养生

德政书苑

Dezheng Academy

太极拳谱
太极理法
习武问答:青少年为什么要练武?
来源: | 作者:德政太极 | 发布时间: 2024-05-01 | 142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1.习武对青少年有哪些好处?

2.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习武吗?

3.习武影响身高吗?

4.习武能预防近视吗?

5.近年来青少年患抑郁症攀升,练武有助解决吗?

6.都说习武的人没文化,那我国文武双全的人多吗?

7.现在我孙子就在习武,精神头特别足!像我们这些退休的老人,还适合练武术吗?另外,我看现在不少青年人熬夜追剧,身体还不如我们经常锻炼的老人呢。

针对以上七个问题,我们闲话少说,直奔主题:(浅薄之见,仅供参考)

问:习武对青少年有哪些好处?

答:健体、启智、育心、知礼与自信。

1.健体:武术动作的拳法、腿法、步法、跳跃、跌扑等一系列动作,能够促使青少年的肌肉和力量得到增强,柔韧、肌肉的弹性得到提高,必要时还能防身自卫。

2.启智:练习武术,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,增加大脑供氧量,刺激大脑皮层神经未梢,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。青少年习武不单是增强骨骼肌肉的发达,更是空间转换,思维反应,形体感知等右脑功能的综合发挥。在日复一日的运动训练中,练是悟得基础,悟是练得升华,心体技,全面开发。

3.育心:习武既能修心养性,更能从锻炼的过程中,在青少年心中烙上一个“正”字——浩然正气。一位武校的小学生曾写道:“在接受训练的一个月的时间里,我不仅学会了武术基本动作,还通过教练的教导,明白了武术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,它更多包含着强身健体、修身养性、自强不息、乐于助人的理念。我发现,武术改变了我,我就向一株向日葵,每天快乐的迎接新的朝阳,在不自不觉中茁壮成长。”

4.知礼:武术人把“礼”作为武学核心思想。强调“礼始礼终”。青少年在练习武艺的同时,通过对长辈、教练、队友行“抱拳礼”,培养青少年养成恭敬、谦虚、友好、忍让的态度和互相学习的生活作风,培养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。

5.自信:当今社会,许多青少年为人、为学缺乏自信和担当,通过练习武术,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自信心明显增强了,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,这对于成长期的孩子至关重要。

 

问: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习武吗?

答:在四五岁练习武术,我们叫运动启蒙;在小学练习武术,我们叫德智体美;在升学练习武术,我们叫锦上添花;在单位练习武术,我们叫与众不同;一生之中都在练习武术,我们叫健康人生。

问:习武影响身高吗?

答:不影响身高。不仅不影响,而且还能促进青少年的骨骼发育,提高骨量、骨密度。

据专家介绍: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,决定最终的身高,遗传因素占70%,这是先天因素,无法改变;实践中,我们强调的是更好地发挥出30%的后天因素,通过加强营养、增加锻炼、保证睡眠、减少心理压力等方法,更好地让这30%的潜力发挥出来。

我曾请教过武术名家,就“习武到底影响身高吗”这个话题,发表了专业的见解。

表示:“我想不会影响身体的发育成长,反过来应该对身体有良好的帮助。不管是长拳、南拳、太极拳,以及其他的传统拳,都要求有伸拉的动作:压腿、活腰.......各个关节都要活动。动作当中有很多对拉,有利于身高的成长。我们武术更多的做的是柔韧性、协调性、平衡性的动作练习——比如基本功:压腿、摆腿、踢腿等,我们讲“打拳不溜腿,到老冒死鬼。”这个腿功中的柔韧性是很重要的。还有腰功——“练拳不活腰,终究艺不高”。就这样又溜腿、又活腰、又压肩、又摆臂,每天都在拉长肌肉韧带和筋膜,会促进身高的增长。当然也要注意,针对处于发育阶段(12岁左右)的小朋友或是更小的,不做或是少做一些负重的练习。比如说背杠铃、深蹲等。适当的做些哑铃练习还是可以的。”

其实,即便一个人个头不算高,但是精气神足,也能让人看到不一样的“高度”。更何况,习武并不影响身高。

通过习武,对孩子的身体机能会起到如下帮助:

1.有助于增加骨质密度,让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骨骼更加坚固,同时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和灵活性。

2.可以改善、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、拉伸能力,提高肌肉的机能。让身体肌肉更灵活,而不是笨拙。

3.壮外强内。提高五脏六腑的运行功能,增强免疫力。为什么经常感冒、体弱的小孩,通过习武,很少生病了呢?原因就在于此!



问:习武能预防近视吗?

答:预防青少年患近视固然重要,更重要的还是根治“习惯”——不良习惯。否则,治标不治本。

比如很多孩子视力下降,归纳起来,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:

1是沉迷电子游戏、短视频,2是看电子小说,3是遗传。

针对以上问题,我们如何预防呢?

1.食补

多吃一些明目的蔬菜。比如菠菜——菠菜中富含钾、钙、镁等元素,不但能够增强眼部肌肉的弹性,还不容易近视。另外,西红柿、胡萝卜等明目的蔬菜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2.眼睛保健操

眼保健操主要是通过按摩眼部穴位,达到提高人们的眼睛视力,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,调节肌肉,改善眼的疲劳的目的。研究表明:眼保健操是根据中国古代的医学推拿、经络理论,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。它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,使眼内气血通畅,改善神经营养。

3.改善生活习惯

这一点是最重要的。如果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以上两条等于白说。有句格言:“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。”我们就用“好习惯”征服“坏习惯”。

4.运动

脑子要用,身体更要动!在运动项目里我推荐家长不妨让孩子练练武术。武术具有:防身、健身、强身、乐身的作用。关键一点,习武的人更容易做到自律!一个自律的孩子,他知道什么时候写作业,什么时候看手机,什么时候睡觉。如果做到这些,他还能患近视眼吗?

 

问:近年来青少年患抑郁症攀升,练武有助解决吗?

答:丘吉尔曾经称“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,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。”既然如此,那就赶紧练武术吧!如果“心中的黑狗”找机会“咬你”,你就练一套“打狗棒法”打回去!

不知道大家留意一个现象没有,在诸多青少年因为学习压力大、抑郁症自杀的社会案例中,你发现有从事体育的人吗?或是体育类院校的学生吗?几乎没有。原因就在于体育、武术运动,能够在“动”中释放“抑郁的因子”,催生“自信的细胞”。长期运动的人、练武的人,极少有精神萎靡、或者心存抑郁的。即便有,经过长期的运动,也会烟消云散。

知行合一,身心合一。让青少年心“亮”起来,身动起来。无论大人小孩,你有一副好心态、好身体,可以实现100个理想;你没有一副好心态、好身体,一切都白想!所以我们在此敬告家长朋友们:在育心的同时,别忘了健体!让孩子动起来、武起来吧!

问:都说习武的人没文化,那我国文武双全的人多吗?

答:多!(例举几位古今名人,简述之。)

首先,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“书剑同源”之说,并主张文武双修。 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会就曾倡导“乃武乃文,惟精惟一。” 

其次,古今名人,文通武备者不胜枚举。

比如孔子,他传授弟子的“六艺”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其中“射”和“御”就指的是射箭和驾驭战车。孔子出身武士之家,他的父亲叔梁纥就是有名的武士。如果不懂武术,如何周游列国、“仗剑走天涯”。

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岳飞、辛弃疾、俞大猷、程宗猷,等等,他们不仅在金戈铁马的年代武艺超绝,纵横南北,文采理论,亦能朗照乾坤。其巨著《纪效新书》《剑经》《耕余剩技》……哪一部不是文韬武略的传世大作。还有辛弃疾,他把自己戎马生涯的悲壮注入了刀剑之中,再用刀剑的光芒诠释了自己的人生理想。可谓“纸上耀剑芒,词中起狼烟。”

最后,还有当代我们敬爱的周总理、上将许世友将军、作家老舍先生,等等,均是鲜为人知的武林高手。比如老舍先生笔下的《断魂枪》,非行武中人,绝写不出武艺细节中的身形变化与劲力气韵。